首页 > 今日汽车 > 今日汽车 > 宝来、朗逸,性价比之战、谁主沉浮

宝来、朗逸,性价比之战、谁主沉浮

发布时间:2024-10-09 11:15:14来源: 13041198719

对于大多刚需消费者而言,首次购车会选择紧凑型家轿车型,那么这时宝来紧凑型家轿就成为理想选择。而作为A级车的入门级轿车,朗逸实力不容小视,且定位也较为接近,那么它俩谁的性价比更高?接下来,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性能比拼的现场,感受宝来带来的独特魅力。

 

宝来前脸采用镀铬贯穿,镶嵌大众车标

宝来车头部分采用一根镀铬贯穿前脸,中间镶嵌大众车标,下方为黑色进气格栅。车身侧面一根弯折腰线贯穿,下方一根镀铬饰条贯穿搭配多辐轮毂。车尾上方一个扰流板搭配高位刹车灯,中间大众车标搭配两侧LED尾灯,最下方一根镀铬饰条贯穿着双边共两出排气,宝来外观看起来比较年轻化。而朗逸依然采用了大众家族化的造型设计,缺乏创新元素。宝来车标搭配横幅式进气格栅,中间采用镀铬装饰。大灯贯穿,前包围搭配17英寸铝合金轮毂。来到侧面,宝来车标搭配镀铬饰条,最下方黑色包围贯穿,整台车看起来比朗逸更运动。

 

宝来内饰用料与设计解析

宝来采用软性材质包裹,仪表台采用传统指针式设计,搭配一块12英寸的中控大屏,整个内饰看起来就很高档了。朗逸采用皮质材料包裹,中控台采用环抱式设计多功能方向盘,搭配一块8英寸中控大屏,整个内饰和宝来比起来有些差距。

调整座椅,探索宝来空间奥秘

宝来座椅采用皮/织物混搭,整个座椅坐起来软硬适中,坐上去空间表现宽敞。把前排座椅调整到合适坐姿,小编身高173cm,体重65kg,前排头部空间为一拳。保持前排座椅不变进入到后排,腿部空间为两拳,头部空间为四指。宝来座椅方面采用仿皮材质,坐起来偏硬舒适性一般。接下来小编把前排调整到合适坐姿,前排头部空间为一拳。保持前排座椅不变进入到后排,腿部空间为一拳半整,后排头部空间为三指。

 

宝来动力充沛油耗低

宝来搭载提供了三种动力选择,发动机最大功率118kW,最大扭矩250N·m。宝来动力表现就日常代步而言完全足够。最高车速为200km/h。底盘方面采用前麦弗逊独立悬挂+后扭力梁非独立悬挂,整体调校偏舒适。油耗方面这台车小编在30%拥堵路段和70%城市快速路70%的路况下实测百公里综合油耗为6.5L,平均每公里花费0.45元。

宝来加速体验

宝来与发动机匹配一台7速双离合变速箱,0-100km/h提速9.5s,小编实测9.2s,对于一台家用代步车而言,这个加速能力确实不错。底盘方面采用前麦弗逊独立悬挂+后扭力梁非独立悬挂,整体调教也偏运动。能耗方面这台车小编以30%拥堵路段和70%城市快速路70%的路况下实测百公里耗电量为13.6kwh,每公里花费0.1元。

 

宝来作为家用轿车,外观造型简洁大方、内饰设计时尚、行驶品质稳定、燃油经济性出色等优点,综合产品力比较强。对于追求时尚潮流的年轻消费者来说,还是不错的选择。

今日汽车更多>>

比亚迪力压美系排名第五,2024年全球车企销量排行榜前十出炉 出乎意料!雷克萨斯敲定国产,但只生产纯电动 1月售3万余台,重夺“销冠”宝座,小鹏终于逆袭了 1月新能源销量:小鹏跃3万,小米超2万,都是什么含金量? SL-FILTER盛联滤清器:带您揭开机油滤清器测评迷雾! 2024全球车企销量排行榜:比亚迪名列第五 224323台,同比增长10.3%,奇瑞集团2025年1月销量出炉 阿维塔1月售8826台,同比上涨25%,环比有所下滑 多家车企发布1月销量 小鹏突破3万大关 理想汽车微微下滑 三款高端国产轿车来袭 尊界S800、仰望U7领衔 2025年刚过,本田就召回136.7万辆!快看你的车中招了吗! 全世界64%的纯电动车,被中国人买走了! 通用汽车2024年第四季度亏损29亿美元!受中国业务重组影响! 现代昂希诺,中国没人买,但全球销售200万辆! 2024年泰国汽车生产减少20%,回到疫情前的水平! 保时捷Taycan 有4个吉尼斯世界记录,你知道是什么吗? 20万纯电家轿怎么选,新款极氪007还是小米SU7 新赛道来了!从CES看汽车行业的数智化转型与未来趋势 BBA三巨头24年战报公布,谁是英雄or谁被打击? Rivian新专利申请:加热透镜以去除车灯沉积物 雷诺集团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1.3% 吉利汽车埃及工厂投产,未来年产能达近3万台 延锋胡斐:出海迈入新阶段,物流规划助力海外运营 海力达张悦:打造深度本地化的全球企业在供应链端的实践与思考 兰博基尼 再破纪录 2024年销售创历史新高! ​第10000辆交付!长超5米1,拥有百万实力仅售33万多,BBA不香了 零跑成为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,耐世特常熟基地开业 “两新”补贴细则出炉 今年车市将迎2300万辆增量空间 2025武汉国际新能源汽车工业展,引领绿色出行新风尚 2025汽车购新补贴政策在即,是时候迎接新车变革了吗?